33地图-→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地图[切换城市] 当前城市: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百度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百度地图电子地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市公交线路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市地铁路线图、交通流量查询、天气预报查询服务。
热点城市: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成都】 【长沙】 【更多】 【友链】 其他:【百度】 【公交查询】 【搜狗】 【google】 【图吧】 【城市吧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 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 地图。

什么是三维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或3D电子地图,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南疆西部,东邻阿克苏地区的乌什、柯坪。南接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巴楚、伽师、疏勒、疏附、英吉沙、莎车、塔什库尔干,西北与苏联的塔吉克,吉尔吉斯接壤。 东北部、北部地处天山山区,西南部处于昆仑山北坡,西北部、西部地处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之中,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古老的喀什噶尔绿洲。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3个县,即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阿合奇县。共有2个街道、5个镇、32个乡,23个社区、208个村委会。自治州人民政府驻阿图什市帕米尔西三院。

编辑摘要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简介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东经73°26′05″~78°59′02″,北纬37°41′28″~41°49′41″之间。东北部、北部地处天山山区,西南部处于昆仑山北坡,西北部、西部地处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之中,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古老的喀什噶尔绿洲。

克州北部和西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个国家接壤,有长达1 170多公里的边境线;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的乌什、柯坪两县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巴楚、伽师、莎车、英吉沙、疏附县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毗邻。全州东西长约500多公里,南北宽约140多公里,总面积约7.09万平方公里。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辖阿图什、阿克陶、乌恰、阿合奇1市3县,有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32个乡(内含1个塔吉克族乡),208个行政村。自治州首府设于阿图什市。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全州共有常住人口441804人,其中柯尔克孜族130027人,维吾尔族280817人,汉族25462人,塔吉克、回、乌孜别克、哈萨克、满族、蒙古、锡伯、塔塔尔等其他民族5498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南疆西部,东邻阿克苏地区的乌什、柯坪。南接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巴楚、伽师、疏勒、疏附、英吉沙、莎车、塔什库尔干,西北与苏联的塔吉克,吉尔吉斯接壤。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地理历史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处北纬37°41'28”~41°49'41”、东经73°26'05”~78°59'02”之间。地跨天山山脉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缘。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195多千米;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毗邻。全州东西长约50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面积7.25万平方千米。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语意为“红水”。境内有克孜勒苏河穿境而过,故在自治州成立时,决定以克孜勒苏作为自治州的名字。

截至2007年6月,克州辖一市三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阿合奇县)、37个乡(镇)场(其中牧区26个),总人口48.43万人,由柯尔克孜族(13.4万人)、维吾尔族(30.9万人)、汉族(3.5万人)等11个民族组成,是全国唯一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也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人口小州、经济穷州、边防大州、战略重州、希望之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根据境内性质未定的原始文化遗迹和出土的人头骨化石推断,大约早在17万年以前,境内即有原始人类活动。到了大约距今6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境内的先民已经能够打磨细石器,用于狩猎和从事简单的农耕生产。大约在3000年前,我国中原社会已经进入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境内仍然处于母系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同时境内平原地区出现定居农耕文化,山区为狩猎和放牧的游牧文化。据我国史籍所载,中原的黄帝、舜帝、尧帝等都与境内的部落联盟有过密切的交往。《竹书纪年》载“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环,舜帝时又献之”;“尧,西王母献其白琯”;“舜受终西王母献益地图”;《贾谊新书》称:“黄帝涉流沙,登于昆仑,于是还归中国”;尧帝“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驯及大夏、渠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明确看出,境内的西王母之邦等部落联盟与中华古帝从长期的友好往来,最后到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回归中国。

到了秦汉之际,境内的以母系社会为基础的部落联盟逐步解体,以各个绿洲自为体系的从事定居农业的“城廓诸国”以及以从事游牧的“行国”逐步形成。境内的阿图什属疏勒国,阿克陶属桢中国,乌恰属捐毒国,阿合奇属尉头国。汉神爵二年(前60),统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部归汉,汉朝政府设西域都护府以统之,从此克孜勒苏即正式划入汉朝版图。三国时期,州境隶属魏国。西晋时隶于西域长史府,东晋十六国时先后隶于前梁、前秦、后凉、西凉等政权。南北朝时隶于北朝,受辖于西戎校尉府。隋朝统一全国后,隶于隋朝,受西突厥王庭的统治。唐平息西突厥之乱后,在境内设蔚头州、疏勒都督府等地方建置,直接隶属于中央王朝陇右道所辖的安西都护府。宋、辽时期分属喀喇汗王朝和高昌政权,后为喀拉汗王朝所统一。13世纪又为西辽所统治。元统一后为察合台后王封地。明代始辖于别失八里的喀什噶尔,后又为叶尔羌汗国所统辖。清初为准噶尔汗国所统治。清政府重新统一并建立新疆省后,分别隶属于阿克苏道和喀什噶尔道。民国时期分属新疆省喀什行政区和阿克苏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境内仍分属新疆省的喀什专区和阿克苏专区。 195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隶属于新疆省,1955年10月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行政区划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3个县,即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阿合奇县。共有2个街道、5个镇、32个乡,23个社区、208个村委会。自治州人民政府驻阿图什市帕米尔西三院。

克 州    面积70916.33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2004年)。
阿图什市  面积15697.78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邮编845350。市人民政府驻帕米尔路。
阿克陶县  面积24555.06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邮编845550。县人民政府驻阿克陶镇。
阿合奇县  面积11545.38平方千米,人口 4万人。邮编843500。县人民政府驻阿合奇镇。
乌恰县   面积19118.11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邮编845450。县人民政府驻乌恰镇。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历史沿革

州名取红水之意。
秦汉时,境内主要有疏勒国、桢中国、尉头国、捐毒国。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统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归汉,州境正式划入汉朝版图。北朝,在西域设西戎校尉府,疏勒、龟兹(尉头属龟兹)、乌孙(捐毒属乌孙),皆受辖于该校尉。隋朝时隶属于西突厥王庭。
唐朝境内各地辖于安西都护府,境内设疏勒都督府(治所在疏勒镇)、蔚头州(治所孤石山)、温肃州(治所大石城)、演渡州(治所去曷饭馆)。今阿合奇分属温肃州、蔚头州;阿图什、阿克陶、乌恰分属疏勒都督府、演渡州。境内各地分属葛逻禄、样磨、处月等部。
北宋、辽时期,境内大部分土地属黑汗(即喀拉汗)王朝,其中东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合奇)属西州回鹘,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克陶)属于阗。公元1210年,喀拉汗王朝为屈出律所灭,州境始属西辽。1218年,西辽为蒙古所灭,蒙古设断事官对境内实施统治。公元1275年,元在阿里麻力设中书行省,州境即辖于该中书行省,由断事官辖治。1281年元改断事官为都护府,州境即属该都护府管辖。1346年,州境又属察合台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为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后裔。
明代初年,辖于别失八里。明永乐十六年 (1418)明改别失八里为亦力把里地区。州境又为亦力把里首府大臣朵豁剌惕家族的世袭领地 ,称朵豁剌惕部,明嘉靖十二年(1533),察合台后裔赛义德汗建立叶尔羌汗国,州境属其统治。
清康熙十七年(1678)准噶尔蒙古部噶尔丹侵入天山南路,州境在准噶尔部的统治之下。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州境即在该大臣的管理之下。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在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州境又辖于伊犁将军。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境内分别辖于新疆省喀什噶尔道的疏勒府、伽师县及阿克苏道乌什厅。
民国初年,境内分辖于喀什行政区伽师县、疏附县、英吉沙县、蒲犁县和阿克苏行政区乌什县。1913年至1944年,境内先后建乌恰县、阿图什县、阿合奇县。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境内阿合奇县辖于新疆省阿克苏专区,阿图什、乌恰等县辖于喀什专区。1954年7月,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至此,克孜勒苏才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区级行政建置。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总人口439688人。其中:阿图什市 200345人、阿克陶县 163024人、阿合奇县 34317人、乌恰县 42002人。

截止到2001年底,自治州辖阿图什市和阿克陶、乌恰、阿合奇三县,共有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37个乡(其中1个塔吉克族民族乡)。总人口为44.49万人,其中,柯尔克孜族约占总人口的29%;维吾尔族约占64%;汉族约占4%;其它民族约占3%。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自然资源

自治州地处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坡之间,纵贯帕米尔高原东部,与塔里木盆地西缘相连,海拔最低处1197米,最高处7719米,绝对高差达6522米。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以克孜勒苏河为界,克孜勒苏河以北从乌恰北部、阿图什市的北部直到阿合奇县全境,为天山南麓;克孜勒苏河以南,由北向南包括乌恰县西南部和阿克陶县西南部绝大部分山区,为帕米尔高原和西昆仑山区。境内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为自治州最高点。自治州境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座,山顶终年积雪,最厚处达100多米。山间遍布冰川,主要冰川有20多条,总面积达1960.8平方千米。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主要平原有阿图什市的恰克玛克—博古孜河中下游冲积平原、阿克陶县的帕米尔山前冲积扇平原、盖孜河—库山河三角洲平原。主要盆地有阿图什市的哈尔峻、吐古买提盆地和乌恰县的黑孜苇盆地。主要谷地有阿合奇县的托什干谷地、阿图什市的上阿图什谷地、阿克陶县的苏巴什谷地和木吉谷地等。这些平原、盆地和谷地,一般在海拔1200~3500米之间,为自治州主要的农牧业区。

境内沟壑交错、河流纵横,由东北向西南分布有托什干河、博古孜河、恰克玛克河、克孜勒苏河、盖孜河、库山河、叶尔羌河等七大水系。除上述七大水系外,自治州南部还有艾格孜牙、且木干、铁列克、克孜勒治业克等大小河流100余条。这些河流大都为内陆河。共有天然湖泊18处、35个,其中淡水湖多集中于阿克陶县的布伦口、苏巴什一带,最大的为布伦库勒湖、喀拉库勒湖。阿合奇县西北部山区也有少量淡水湖。淡水湖多为高山湖泊,一般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另外还有部分冰湖。咸水湖(盐湖)多分布于阿图什市北部盆地,最大的为硝尔库勒和吐孜苏盖特盐湖。

自治州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中心,属暖温带大陆气候。平原地区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温差较大。春季升温快,天气多变,多风,多浮尘;夏季炎热;秋季凉爽,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多晴日。山区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降水不均,积雪不稳,四季不明,冬季漫长,一年内仅有冷暖之分。自治州虽地处温带,但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反应迅速,地带性明显。平原区为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6.3~10.9℃,无霜期200~240天,年平均降水70~120毫米,具有发展种植业和林果、园艺业的特殊优势。草场广阔牧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发展高山草原畜牧业有一定的潜力。中草药资源主要有甘草、紫草、雪莲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不少珍稀动物,如雪豹、雪鸡、猞猁、天鹅、疣鼻雕等国家保护动物40多种。

自治州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约79.62亿立方米,占全新疆地表水径流量的10%;地下水储量23亿立方米。自治州水能资源居南疆之冠,仅七大河流理论水能量就达747.46万千瓦,占全新疆水能资源的22.3%,发展水电事业潜力很大。

矿物资源种类多、品类齐全,矿藏种类49种,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12种,分别是煤、铜、铅、锌、铁、磷、天青石、石灰石、石膏、黏土、沸石、大理石、盐、岩盐、芒硝,分布均较集中,易于开采。品位高,易开采。稀有金属有锶、金等,其他稀有珍贵矿有水晶、冰洲石、绿柱石、钢玉等,均有开发利用价值。

自治州的阿图什市、阿克陶县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地方优质品种主要有无花果、葡萄、杏、石榴、桃、梨、沙枣、巴旦木等,瓜类主要有甜瓜、西瓜等。无花果是阿图什市的特产,已誉满天山南北,阿图什被称作“无花果之乡”。无花果为稀有果品,甜美可口、营养丰富。阿图什葡萄品种较多,以“木纳格”葡萄最为有名,其最大特点是易于长期存放,不需任何保鲜措施即可保鲜到来年3~4月份。“喀拉库赛”甜瓜肉厚质细,甜而香脆,已远销到国内各大城市及香港等地。杏的品种较多,产量也较高,以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的“胡苑乃克”杏和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巴仁”杏最佳。杏脯、杏干、杏子酱有较好的销路和市场,为自治州的一大特产。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旅游资源

自治州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又是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文化古迹较多。主要有汉代佛窟三仙洞及其他佛教遗址、喀喇汗王朝王宫遗址、苏里唐·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喀喇汗王朝墓葬群)、苏温古城遗址、古丝绸之路驿站遗址、阿合奇县古岩画、石人像等。其中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萨克村境内的“莫尔佛塔”,是我国最西部最古老的佛塔,为汉代佛教传入新疆初期的佛教建筑,其造型上圆下方,为古印度早期的佛塔建筑造型,对于研究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和路线以及佛教文化均有十分珍贵的价值。汉代佛窟三仙洞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的恰克玛克河岸的山崖上,为早期佛教石窟,洞内佛教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具有典型的犍陀罗文化的特点,特别是其人物服饰的色彩、图案,在现存的石窟寺中极为少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全州分属天山南麓、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等4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包揽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等4个自然景观区。特别是沿中巴公路一线有两大风景区:一曰奥依塔克。这里有巍峨险峻的雪山,郁郁葱葱的林海,晶莹瑰丽的冰川,汹涌澎湃的巨波,倾珠崩玉的雪山瀑布,玉雕银铸的水帘冰洞,峰峦挺秀,林壑幽美,山深水绿,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是夏季避暑旅游的胜地。另一大风景区是喀拉库勒湖旅游区。湖面海拔3600多米,是名副其实的“天池”。站在湖畔仰首四顾,可一览慕士塔格、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的雄姿;俯首湖中,可见这三座雪峰的倒影,蔚然壮观。喀拉库勒湖是有名的变色湖,不仅是帕米尔高原的旅游胜地,而且具有历史、地理考察和文化研究价值。史籍记载,周穆王西巡与西王母瑶池会,即发生在这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对此湖也有详细记载。唐以前已是丝绸之路上的旅游观光胜地。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魅力克州

古老的帕米尔高原,孕育了积淀深厚、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和丰富博大、雄浑伟岸、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古代三文明(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的荟萃之地及东西文化的交融之地。一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一部浓缩的柯尔克孜族历史,是闻名于世的我国三大民族史诗之一,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位于祖国的最西部,地处天山南脉、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山,总面积7.2468万平方公里,90%以上为山区,被称之为“万山之州”。克州西北、西南部分别与中亚、南亚6个国家­相邻,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约1200公里的边境线上有254个通外山口及二个国家一类口岸;东边同西部明珠阿克苏相邻,南面同历史名城喀什相依。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语意为“红色的河水”,柯尔克孜是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克州辖阿图什市(州府所在地)和阿克陶、乌恰、阿合奇三县,全州总人口约为47.6万人,少数民族约占93.7%,主要聚居着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塔吉克、回、乌兹别克等11个民族。

克州集中了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多、容量大、品位高。230多处景观、景点和文物古迹遗址涵盖了众多的中国、新疆乃至世界“之最”。克州乌恰县是祖国大陆最后送走晚霞的地方;其克拉孜冰川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冰川;“昆仑三雄”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是中国海拔在7000多米以上峰最集中的山系;希普顿石拱门是中国最西的“天门”;羊布拉克冰川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滑雪场;有新疆海拔最高的高山平湖——喀拉库勒湖;有被誉为最壮美的阿依拉尼什雪山雪崩奇观;有自然景观最集中的克州冰川公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无限风光在克州。我们竭诚欢迎四海嘉宾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旅游观光、洽谈经贸、兴办企业、共谋发展、共创伟业。

美丽的克孜勒苏欢迎你们!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灿烂文化

自治州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着深邃的文化积淀。自治州的文化是在东方华夏文化母体上形成的同源分流、多元一体的文化。多民族文化并存,且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特别是在频繁的民族大迁徙中,中原定居农耕的理性文化和漠北迁徙游牧的非理性文化,都先后进入境内,并且在撞击中相融。民族大迁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境内的经济文化,也发展了各民族本身。在语言文化中,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多种语言和文字共存并行,且相互借用,互为补充;在宗教文化中,伊斯兰文化保留有佛教文化的遗迹和萨满文化的遗俗;在文化艺术中,炼石补天的女娲、偷取昆仑神火的普罗米修斯以及乌古斯可汗的故事同时在民间流传, 《玛纳斯》 、 《江格尔》 、 《格萨尔》在同一个草原传唱。各种流派,异彩纷呈,浑然一体,如水乳交融,相互辉映。 
自治州中部是维吾尔文化的摇篮,北部是柯尔克孜文化的沃野,西南部山区是塔吉克文化的发祥之地,各种文化都留下厚重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作品十分丰富。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在草原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脍炙人口,不断有新的故事在绿洲上传播。柯尔克孜族的古典乐曲《康巴尔汗》及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不仅是柯尔克孜、维吾尔音乐创作的基石,而且是民族音乐的经典与史诗。
自治州曾经是西胡文化的发祥之地,古代的疏勒乐以及柘枝舞、胡腾舞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仅对当地的群众文化产生影响,而且早就传入内地,对中原文化影响极深。汉文化对境内的影响颇大,且有大量汉文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之中。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各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也为自治州的社会繁荣和进步及先进文化的承继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民族渊源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成立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也是我国惟一的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既有从事定居农耕的土著民族,又有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历史上,羌、伊兰、粟特、塞种、月氏、乌孙、匈奴、处月、样磨、回鹘、黠戛斯、葛逻禄、鲜卑、铁勒、柔然、突厥、口厌哒、吐蕃、契丹、蒙古、汉人及其他土著民族曾在这里从事农耕、游牧、狩猎生产,共同开发建设这块土地。他们不仅在这里生息繁衍,而且在这里驰马逐鹿,争雄称霸,有不少部族曾在这里成就霸业,建立王权,对这里实施统治。

现代,克孜勒苏依然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1954年自治州成立时,境内有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塔吉克、回、满、塔塔尔、蒙古、哈萨克、锡伯、乌孜别克等11个常住民族。这些现代民族中,有的是由当地古代民族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形成的,有的是近代或现代由外地迁入的。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乌恰、阿合奇两县及阿克陶县和阿图什市的牧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平原农区;汉族主要分布于自治州各地的城镇;塔吉克族主要分布于阿克陶县的塔尔塔吉克族乡;回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等族人口较少,大部分散居于各城镇。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汉代就出现于我国史籍之中,史称坚昆,原居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汉代,坚昆隶属于匈奴的统治,汉朝远嫁匈奴的王昭君以及降将李陵,都曾留居坚昆部,其后代也都融入坚昆人之中。

到了唐代,柯尔克孜已发展成我国北方一个强大部族,史称黠戛斯,并且建立了隶属于唐王朝的黠戛斯汗国,是唐王朝的北部屏藩。元、明时期,柯尔克孜被称作吉利吉斯,大部分仍居叶尼塞河流域,朝庭设断事官以治之。这一时期,柯尔克孜不仅有较发达的畜牧业,而且发展了初具规模的农业、织造业、冶铁业和渔业,打造舟楫,撒网捕鱼已成一大特点。明代柯尔克孜族逐步在天山地区和帕米尔高原上兴起。清代称柯尔克孜人为布鲁特,意为“高山牧人”,柯尔克孜族已经成为闻名天山南北的畜牧大部。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有过多次西迁,西迁的路线是从叶尼塞河流域经阿勒泰、伊犁河谷、天山,到达帕米尔高原。经过汉、唐时代两次西迁,托什干河谷(今阿合奇县一带)已经是天山柯尔克孜人的主要游牧地。到五代十国时,南黠戛斯已经形成,实际控制着喀什噶尔、乌什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到16世纪中叶,由于沙俄的东扩,侵入叶尼塞柯尔克孜地区。柯尔克孜族全民族的抵抗进行了大约1个多世纪,最后被迫离开发祥之地,举部西迁。到18世纪初,完成西迁的柯尔克孜族开始在帕米尔高原、天山山区重建家园。

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乞卜察克语支。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文字母拼写的柯尔克孜文。

柯尔克孜族是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其生产、生活习俗有着游牧民族的典型特点,剽悍勇猛、诚实守信、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柯尔克孜族是马背民族,其骑马跨驼技艺相当娴熟,民间体育和游戏多为马上活动,如马上角力、马上拾银等,刁羊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极为发达,著名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与《江格尔》、《格萨尔王传》齐名的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里的瑰宝。

柯尔克孜是跨境民族,与克孜勒苏自治州毗邻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居民吉尔吉斯人与我国柯尔克孜人原为同种同族,他们是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人随地归”的原则,在勘界时划归沙俄的。

柯尔克孜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的千山万水之间。柯尔克孜人民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山是柯尔克孜人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人的母亲”,这句柯尔克孜人的古谚语,充分表达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人民虽然屡受外敌侵略、威胁,但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在强敌面前,从不屈服。尤其是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更是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表现出柯尔克孜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淳朴的民族本色。柯尔克孜族人民以其血肉之躯,终年固守着千里边疆,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巍然屹立在边境线上,被誉为“守边民族”。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对外口岸

自治州有两个对外贸易口岸: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吐尔尕特口岸,位于乌恰县托云乡,作为国家通商口岸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时为中俄两国的贸易口岸。民国20年(1931)根据《新疆临时通商协定》,吐尔尕特被正式定为新疆对外贸易口岸。民国34年(1945)民国政府关闭口岸。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联盟达成协议,正式开放吐尔尕特口岸,两国开始通商贸易,1952年开始通邮。1969年口岸关闭,贸易中止。1983年12月,吐尔尕特口岸重新开放。198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吐尔尕特口岸归克孜勒苏自治州管理。

伊尔克什坦口岸,位于乌恰县吉根乡,是我国最西部的一个口岸,是通往中亚各国的捷径,距离中亚商业重镇奥什市仅210千米。这里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通道。自从中俄两国边界勘定直至20世纪40年代,这里一直是双方边民进行民间贸易的通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与吉尔吉斯两国政府决定开通伊尔克什坦口岸。1997年7月中吉双方已通关过货,同时向第三国开放。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克州之最

阿克陶县发现国内最大的阿富汗杨 

这棵树高27米,周长7.5米,已有2400年的历史。春天,如果有谁在树皮上砍上一刀,就会从刀口中流出红红的液体来。当地人称为“树血”。同时当地人也为有这棵古树而自豪,将此树当作“神树”一样倍加保护。大家争相去抱树,结果需要5人才能将此树合围。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的世界之最

一、世界上植物活化石矮沙冬青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矮沙冬青为上白垩纪——第三纪残遗植物,在我国克孜勒苏自治州的乌恰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均有分布,共15处,计6.1万亩。其中以乌恰县的康苏镇最多。

二、世界最高的天然滑雪场

阿克陶县帕米尔高原上的羊布拉克冰川,位于布伦口乡,海拔4500~4000米,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天然滑雪场。

三、世界著名的“猎鹰之乡”

阿合奇县的苏木塔什乡是世界著名的猎鹰之乡,全乡400多户牧民,几乎家家养鹰驯鹰,以猎鹰狩猎。每年冬季,该乡云集数百只猎鹰,举行长达数日的猎鹰捕猎比赛。

克孜勒苏的中国之最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一、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和海拔最高的瀑布

克孜勒苏自治州阿克陶县昆盖山下奥依塔克镇的其克拉孜冰川,海拔仅2804米,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

我国境内冰川分布一般都在海拔4000米左右,唯地处乌恰县与阿克陶县交界的界山昆盖山阿克陶一侧的其克拉孜冰川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下,且冰川坡降极小,大部分地方十分平坦,牧民、伐木工人常年在冰川上行走,踩出了一条条小道,人行冰上,如履坦途。

冰川上有冰湖、冰斗及冰洞,大的冰洞可并排进入三辆大卡车。

在冰川群之上,又有一片瀑布群,主要分布于海拔4000~5000米的雪峰之间,是为国内最高的瀑布群了。这里竟然有一低一高两个我国之最。瀑布流水,飞流直下,象一条条银色巨龙,穿人冰川之下,从冰川之下隐流10多公里,从冰川下部的一个巨大的冰洞中汹涌而出,泻人奥依塔克河中。雪峰、瀑布、冰川、冰洞以及地下暗河,形成了一个个惊人的奇观。

二、国内最有名的天池

目前在国内以“天池”命名的高山湖泊有两个,一是长白山的天池,但其海拔不到1000米,二是新疆天山之天池,海拔高度也只有1980米,而克孜勒苏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苏巴什的喀拉库勒湖,海拔3652米,比这两个天池要高出两倍至三倍,应该说是名符其实的天池了。

喀拉库勒湖是我国历史文献中最有名的高山湖泊。《穆天子传》中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的瑶池,便是这个湖泊;晋代法显所称的蒸云吐雾的“毒龙池”以及唐代玄奘所称的有巨蛟出没的“大龙池”,也是指这个喀拉库勒湖。三四千年的悠悠历史所孕育的这个天池,应该说是名声显赫,成为当今国内最著名的天池。

三、我国国内雪山、冰川最集中的县

阿克陶县是我国雪峰、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县。全县冰山雪峰多达66座,较大冰峰达36座,其中5000米以上的雪山冰峰达14座,7000米以上的3座,且这些雪山、冰峰多分布于布伦口一乡之内。

阿克陶有冰川40条,其中大冰川14条,仅公格尔——慕士塔格两山之中就分布有冰川600多平方公里,此亦当为我国之最。

四、我国唯一的“无花果之乡”

自治州首府阿图什市以栽培品质优良的无花果而闻名,被称为“无花果之乡”,享誉天山南北。

五、中国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

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口岸,是我国最晚迎来日出,也是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

克孜勒苏的新疆之最

克孜勒苏的新疆之最极多,如在地理位置上,以一州之域,独跨天山南脉、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塔里木盆地绿洲这四大地理板块,这首当新疆之最。以阿克陶一县之地独占慕士塔格、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这帕米尔的三大高峰,雪峰林立、冰川遍布,冰川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积雪厚度达100多米,雪域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这也当为新疆之最。

克孜勒苏的新疆之最,最有影响的当为水晶、宝石矿。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孜勒苏的水晶矿脉遍布昆仑北坡的群山之中,有大、中型水晶矿各一个。从60年代开始大批量开采,采得国内最大的一块水晶石(现存新疆地矿博物馆)。其中巴达灵水晶矿有水晶原矿750.71吨、压电水晶11316公斤、熔炼水晶76762公斤、工艺水晶1045.9公斤。压电水晶占全疆的97%。

克孜勒苏的刚玉矿(宝石)种类繁多,有冰洲石、绿柱石等,颜色有红、蓝、紫罗兰、玫瑰、淡玫瑰、紫红、淡紫红、淡蓝、橙黄等色,其中苏巴什的刚玉矿是中国极为少有的红、蓝宝石矿床之一,堪称新疆之最。

新疆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阿图什市阿湖乡出土的人头骨化石,经考证距今至少在17000年以上,是新疆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头骨化石。

新疆自然景观最集中的风景区。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风景区集雪山、冰川、冰洞、飞瀑、草原、林海、湖泊于一体,是新疆自然景观最集中的风景区。

新疆海拔最高的瀑布群。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风景区的托热瀑布群,海拔3800米。

新疆最独特的雪崩景观。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风景区的阿依拉尼什雪山,从每年的5~9月,雪崩景观每天都有。

新疆最早的佛教石窟。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塔合提村附近的恰克玛克河岸上的三仙洞(玉其莫日万千佛洞),至迟为公元二世纪前所开凿,是为新疆境内最古老的佛教遗迹。

新疆海拔最高的湖泊。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境内的喀拉库勒湖海拔3652米,是新疆海拔最高的湖泊,是名符其实的“天池”。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官方网站

帕米尔之窗

http://www.xjkz.gov.cn/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柯尔克孜族迎亲仪式


克州土地总面积为7.09平方公里,平原占10%,山地占90%,山多平原少,人口密度4.5人/平方公里。全州有耕地61.61万亩,农村人均耕地1.84亩,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多为低产田。全州共有可开垦利用荒地资源170万亩,近期内可开垦荒地资源30万亩。

克州境内共有7条河流,拥有地表径流80亿立方米,人均2.53万立方米,高于全疆,全国水平。州内引用地表水15亿立方米。全州有地下水资源7亿立方米,已开采利用1亿立方米。

克州年总辐射130—140千卡/CM3,高于全国同纬度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700-3000小时,日照百分率62-68%。适合各类作物及树木生长,山地半农牧区仅为2400-2500摄氏度,仅能满足牧草麦类作物及林木生长。平原年平均气温11.2-12.9摄氏度,气温日较差12-20摄氏度,利于干物质积累。阿图什平原年无霜期243天,为全疆最长,阿克陶平原210—230天,山区160—180天,北部高山区不足100天。年蒸发量2000-3000mm,年降水量60-120mm,气候干旱。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但年轻的自治州所辖地却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境内出现了农耕文化。考古还发现,境内有细石器时期的遗址。这又一次证明,早在细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境内活动。

近年来在境内出土的人头骨化石初步鉴定为大约距今1.7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这又一次证明了大约最迟在1.7万多年前,境内即有人类活动。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柯尔克孜族人擀毡子


克州地处祖国最西部边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有中央集权的统一统辖,又有封建地方势力的割据,加之民族的迁徙,部落的兼并,外来力量侵略,州境成为我国历史上群雄称霸、纵马逐鹿的疆场。由于历史风云多变,州境的沿革极其复杂,但自从公元前60年(汉神爵二年)新疆正式划入汉朝版图起,虽几经分合,州境始终是我们伟大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这一点从未改变过。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秦代州境尚未受任何政权和国家的统辖,只是分布着以从事农耕为主的住国即“城廓诸国”和以从事游牧、狩猎为主的行国。这些住国和行国其实是大小不等的一些部落和氏族组织,非国家机器。境内主要有疏勒国、桢中国、尉头国、捐毒国。

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统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归汉,州境正式划入汉朝版图。

北朝,在西域设西戎校尉府,疏勒、龟兹(尉头属龟兹)、乌孙(捐毒属乌孙),皆受辖于该校尉。

隋朝统一全国后,西域实际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下。西突厥向隋称臣,境内各地即隶属于西突厥王庭。

唐将全国分十五道,西域属陇右道。陇右道下辖北庭、安西两都护府,境内各地又辖于安西都护府。都护府为边疆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下辖都督府、州等。境内设疏勒都督府(治所在疏勒镇)、蔚头州(治所孤石山)、温肃州(治所大石城)、演渡州(治所去曷饭馆)。今阿合奇分属温肃州、蔚头州;阿图什、阿克陶、乌恰分属疏勒都督府、演渡州。境内各地分属葛逻禄、样磨、处月等部。

北宋、辽时期,境内大部分土地属黑汗(即喀拉汗)王朝,其中东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合奇)属西州回鹘,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克陶)属于阗。 公元1210年,喀拉汗王朝为屈出律所灭,州境始属西辽。 喀拉汗王朝对境内的统治,从10世纪到13世纪初,长达300多年,传位40个汗王(含东西两王朝)。尽管他们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割据政权,但他们始终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汗王的王号中加上“桃花石喀拉可汗”(“桃花石”意为中国;“喀拉”意为北方,即中国北方王国的汗)。在他们给宋神宗赵顼的奏折中称宋神宗为“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宋神宗即册封喀拉汗王朝的汗王为“归忠保顺石后鳞黑韩王”。由此可见,该王朝与中原王朝保持亲密的关系。 西辽对境内的统治只有8年,1218年,西辽为蒙古所灭,蒙古设断事官对境内实施统治。

1271年,蒙古汗国统一中国,改国号为元,州境即隶于元朝。公元1275年,元在阿里麻力设中书行省,州境即辖于该中书行省,由断事官辖治。1281年元改断事官为都护府,州境即属该都护府管辖。1346年,州境又属察合台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为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后裔。

明代初年,辖于别失八里。明永乐十六年 (1418)明改别失八里为亦力把里地区。州境又为亦力把里首府大臣朵豁剌惕家族的世袭领地 ,称朵豁剌惕部。明嘉靖十二年(1533),察合台后裔赛义德汗建立叶尔羌汗国,州境属其统治。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柯尔克孜族巾帼女姿

康熙十七年(1678)准噶尔蒙古部噶尔丹侵入天山南路,州境在准噶尔部的统治之下。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州境即在该大臣的管理之下。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在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州境又辖于伊犁将军。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境内分别辖于新疆省喀什噶尔道的疏勒府、伽师县及阿克苏道乌什厅。

民国初年,境内分辖于喀什行政区伽师县、疏附县、英吉沙县、蒲犁县和阿克苏行政区乌什县。1913年至1944年,境内先后建乌恰县、阿图什县、阿合奇县。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境内阿合奇县辖于新疆省阿克苏专区,阿图什、乌恰等县辖于喀什专区。1954年7月,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至此,克孜勒苏才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区级行政建置。


 
中国3D地图网(www.33map.net),汇集E都市三维地图、都市圈三维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城市吧地图、google地图等多家地图,方便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图进行查询;三维地图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网站无缝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三维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 同城电子商务、同城交友、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参考、网上办事、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地图查询、黄页查询、电子商务、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